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摘要:當前,我們正處于5G商業化的前夕,人們的關注點正聚焦于5G通信技術的相關應用上,全球各國的電信運營商也正爭相推廣5G網絡服務,同時以各大手機制造商為主的網絡終端公司也同步推出了自家的5G技術應用產品。但在多個國家的信息技術相關的研究中心,已經在開展關于5G下一代6G通信技術的相關研究工作。
6G通信技術概述
2018年3月9日,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中國已經著手研究6G,2019年3月15日,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決定開放“太赫茲波”頻譜,想借此推進6G技術的研發,除中美兩國外,歐盟、俄羅斯等也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相關工作。預計2020年將開始進行6G技術的一系列研發,并計劃于2030年進入商業化階段。
6G指的是第六代移動通信技術,也就是5G技術的更進一代的技術,相較于5G的最高下載速度10G/s,6G的理論下載速度達到1TB/s,這將是5G技術的近100倍,是4G的萬倍。以下載一部10個G的電影來舉例,用4G網絡下載最快需要1分半鐘,用5G網絡需要1秒,而6G網絡僅需要0.01秒。僅網速方面來看,6G與5G并沒有相差太多,現今大眾對網速的需求并沒有需要用到6G技術的必要,同時在6G時代來看,網速也并不是最重要的。
真正的萬物互聯時代
對于通信繼續不斷演進,從最初的1G、2G到現在4G、5G不斷地更迭,已經不僅僅是簡單的解決人與人之間、人與信息之間聯系的問題,而是將進一步去解決人與物以及物與物之間相關聯的復雜情況,也就是簡單意義上的物聯網。
所謂萬物互聯的意義便是將人、信息、物三者以及其中夾雜著的發展過程相互結合在一起,使得萬事萬物都可以通過網絡進行相連,變得充滿價值。通過物聯網將信息轉化為各類行動,能夠給個人、公司、社會創造新的功能,帶來愈發豐富的體驗和科技進步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在5G技術的研發完成后,人們寄希望于以5G技術來實現萬物智聯,但是5G技術能做到的更多的可能還是信息的傳輸,距離真正的萬物互聯還有一定的距離。
技術應用在網絡覆蓋方面如車聯網、遠程醫療等,需要的是一個穩定的大而全的全網絡覆蓋,這方面是5G還不能完全達到的,就需要通過6G技術進行補充,未來6G網絡將通過與遠程衛星進行聯系實現全球無縫覆蓋,網絡信號能夠抵達最偏遠的村莊,以便讓山區的患者能夠獲得時效的遠程治療,讓偏遠地區學生可以接受全面的遠程上課學習,此外,未來將在各類衛星系統與6G地面網絡的聯動支持下,全球無縫的網絡連接還能幫助人類預測天氣、快速應對自然災害等。
所以6G通信技術不僅是簡單的網絡容量和傳輸速率的進步,6G技術的未來將真正的做到萬物互聯。不過,現在6G定義還未出現。現在對6G定義最切合的一個回答是,6G將探索并匯集5G中還欠缺的相關技術。
6G研發之路困難重重
6G技術研發的關鍵技術還需要摸索,現在5G的普及還未開始落地,相關的國際標準還沒有制定完善。6G技術的研發還處于準備階段,業界也沒有給出一個統一的清晰的概念定義,技術的關鍵技術還處在研發中。美國研究機構已經被允許使用太赫茲波來進行6G技術的研究,認為太赫茲是6G的關鍵技術之一,但是太赫茲能否應用于通訊技術還有待相關驗證,它存在的傳輸距離短、易受干擾等問題均需要長時間來解決。
技術路線仍需要驗證,例如SK集團提出的“太赫茲+去蜂窩化結構+高空無線平臺(如衛星等)”的6G技術方案,美國貝爾實驗室提出的“太赫茲+網絡切片”的技術路線,這些都還處在概念階段的解決方案都需要在技術細節上進行長時間試驗驗證。
結語
在未來幾年6G技術上可能有所突破,但是對于6G技術轉化為相關應用還有很大一段距離。從技術的發展看,6G一定會到來,但是現在來看,即將普及的5G技術所顯示的指標已經可以在近10年內滿足包括通訊、農業、工業、醫療、汽車等行業的相關應用。而且全球范圍內,大部分國家對推廣5G的投入已經很高,直接加快推進6G的發展則有些得不償失了。短期來看,6G取代5G還需要等待,更多的則是作為技術積累研發。
本文為我公司原創,歡迎轉載,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