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5G商用時間時間涉及到的層次包括多方面,技術方面5G發展還有哪些方面需要進行完善的呢?
關鍵技術介紹
MIMO和波束成形,對于LTE/4G,業界正接近于時間和頻率利用的理論極限。5G無線技術的下一步是利用空間維度,通過向不同方向發射嚴格聚焦的信號,盡可能頻繁地同時使用任何給定頻率。業界在將這兩項技術用于5G時,尚需克服挑戰。2019年在這兩方面可能會看到更多。
MIMO描述了在發送端和接收端將越來越多的天線聚合進越來越密集的陣列,以創建更多的數據流層。同時,波束成形和與波束跟蹤緊密相關的技術是將每個信號引導到接收器的最佳路徑上,同時避免信號干擾。波束成形將使MIMO效率更高。要應用于5G網絡系統,這兩種技術都需要做進一步改進。
物理上縮小天線尺寸仍困難重重;面向5G的MIMO陣列非常大。大多數現存的陣列功耗仍太高,以致不完全實用。波束成形的本質正如其名,但該術語并沒有蘊含涉及的復雜性。在4G中,發射器對接收器進行三角定位。在5G中也是如此,但在5G中,發射器也將能映射物理環境,然后不僅計算多徑反彈,而且計算如何錯開信號流,而以不干擾同步信號的方式來利用多路徑。當發射器和接收器中的任一個或兩個都在移動時,任務變得更困難。
我國解決基本技術要求
在我國,工信部已于2017年7月批復24.75~27.5GHz和37~42.5GHz用于5G技術研發測試。,目前在技術支持層面,包括多天線技術、寬帶的自動處理能力等,我國已經有了一定的技術儲備作為毫米波技術的基礎,可能先利用6GHz以下頻段技術。目前,很多中國運營商和廠商在積極推動毫米波技術在這一頻段的應用。華為與德國電信聯合宣布,雙方成功完成全球首次5G高階毫米波多小區網絡驗證。國內學術機構在毫米波集成電路領域取得了一批良好的研究成果。中國電科41所研制的毫米波與太赫茲測量系統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東南大學采用混合多波束結構,在28GHz基于64通道的多波束陣,已經能夠支持50Gbps的傳輸速率,頻譜利用率超過了100%。為了增強我國5G毫米波技術能力。
2019年5G增強及毫米波技術研發試驗
IMT-2020(5G)的工作推進組之前公布的計劃顯示,我國今年將啟動5G增強及毫米波技術研發試驗等工作。事實上,我國在毫米波技術上的積累并不薄弱,許多研究機構和大學都有相關的研究積累,在基站技術中也有一定程度的應用。可以預見,這項技術有望在今年走向更為廣泛的商業現實。
強化毫米波及太赫茲等新型頻譜資源開發利用、基礎技術及關鍵器件的研發。我國在這一領域尚未系統地掌握這一領域的關鍵技術與關鍵器件,勢必影響到我國5G移動通信產業的長遠發展。目前我國已初步掌握了單通道毫米波與太赫茲系統與器件技術,未來應重點攻克天線及射頻通道數達到數百至數千時的系統與終端設計技術、一體化天線、混合構架波束成形集成電路設計技術、數模混合集成電路與射頻封裝技術、設計與加工工藝等關鍵技術,并針對毫米波與太赫茲頻段的有效利用,開展基礎理論和方法研究。
現在的5G技術已經完成了準備項目中的基本項目,在2019年的實驗部門也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礎,今年有望成功完成。
本文由五度數科整理,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